长治在山西是什么位置?
长治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段,东部与河北邯郸、河南安阳交界,西部与临汾交界,南部与晋城交界,北部与晋中交界。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东西最长处约15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0公里,总面积13 89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03"~112°44′04",北纬35°49′~37°08′。
地形地貌
长治市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5.9%、33.4%和50.7%,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米,东部太行山的黎城县历峪山最高点为2012米,西部太岳山的沁源县石膏山最高点为2541米。
长治在山西是什么位置?
长治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段,东部与河北邯郸、河南安阳交界,西部与临汾交界,南部与晋城交界,北部与晋中交界。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东西最长处约15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0公里,总面积13 89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03"~112°44′04",北纬35°49′~37°08′。
地形地貌
长治市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5.9%、33.4%和50.7%,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米,东部太行山的黎城县历峪山最高点为2012米,西部太岳山的沁源县石膏山最高点为2541米。
长治有多少年历史?
长治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古称“上党”“潞州”,现隶属于山西省。其位于太行山南段、山西省东南部、晋冀豫交界处,因其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原始部落时期,这里称之为“伊”;炎帝时,建立“耆”,即滁黎;黄帝时期,称之为“黎”,所以后世在注解的时候通常“耆”与“黎”互注。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商王盘庚迁都殷地,封其堂叔文魁于山西的西南,建立黎国,成为殷商的附属国,子姓,侯爵。武王灭纣,见于黎国实力强大,对黎国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史称“西伯戡黎”(这一次屠杀被视作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次无辜屠杀,以致黎国后人未有敢称黎人者)。此后黎国族众四散,不复存在。周武王另封朝歌殷商遗民到黎国开垦,并将黎国封授予尧帝后裔,赐侯爵,称黎侯,沿用黎国的名称。
春秋时其,潞子国灭黎侯国,后又并于晋国。战国时,三家分晋,黎国之地一部分归韩国统辖,一部分则归赵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韩国在黎国之地首置上党郡。韩国上党地区与赵国上党地区毗邻,韩国衰落,其上党地区为赵国吞并。赵国的这一行为,引起秦国警觉,发50万大军攻赵,遂有后来的长平之战。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上党郡为其三十六郡之一。
此后至北周时期,基本沿用了上党的名称,上党的范围变化不大,只是上一级行政管理进行着反复变化。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这是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则归潞州。
隋开皇三年(583),废上党郡,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605),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属冀州。
唐武德年间,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划归河东道管辖。宋代时,隶河东路。(唐开元后的道,与宋代的路都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元代,潞州先属晋宁路,后隶平阳路。明清时期,升潞州为潞安府,治潞安。民国时期,先潞安府属冀宁道,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直隶山西省。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建立县级长治市,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
长治市是哪省的?
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晋东南中心城市[1],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治市常住人口为3180884人。
长治市是山西省的,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