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火烧司马懿为何突降大雨,诸葛亮为何失算?
赤壁之战,借东风破曹军,体现了诸葛亮超常的预报天气的能力。上方谷的一场大雨确实是个意外,自然条件下应该无雨,但人为的操作促成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
大家知道,形成降雨基本条件有三个:(1)充足的水蒸气;(2)上升气流;(3)大量的凝结核。
读读三国,就知道上方谷处于两山之间,地势低洼,状如葫芦,谷口狭窄,近于封闭,空气不流通,空气中必然含有充足的水蒸气,当然,这还不足以形成降雨。然后,就是诸葛亮的杰作,将司马懿父子诱入谷中,堵塞谷口,射出火箭,点燃预置的地雷和干柴,引起冲天大火。好了,大火加热谷中空气,密度减小而上升,形成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会携带大量水蒸气。并且,干柴燃烧会产生大量烟尘,这些烟尘也随气流一起上升,正好充当了凝结核。于是,在空中水蒸气在烟尘上凝结成小水滴,无数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掉落下来形成降雨。现代人工增雨,一种方法就是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碘化银,增加凝结核。可见,诸葛亮搞了一场人工增雨的表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对降雨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因素就是战场上的双方士兵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和地雷的爆炸声,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使云层中的小水滴加速碰撞,迅速结合成大水滴而下落。云南高黎贡山区有一个湖,当地人叫它“听命湖”,人在湖边大声呼喊,一会就会下雨,就是这个道理。据说,美国曾用高音喇叭对着云层发声,成功引起降雨。有人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激烈的炮战结束,往往会有一场瓢泼大雨,恐怕与此也不无关系。
说一点个人看法,也不一定正确。
罗贯中先生是后人。写小说要尊重历史事实。司马懿家族最终夺权这是历史事实。是不能更改的!
在这个历史事实基础上,就可以把故事编的精彩,吸引人!把司马懿“编”死这是不可以的。
古人讲:人算不于天算。这个“天算”与司马家族后来崛起正好联系在一起。所以说,那段故事情节很精彩,也是合理的!
诸葛亮再有能力也改变不了历史进程。需要那些人来改变历史进程,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啊!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以致于现代人对三国时期人物与事件的熟悉度远高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近期悟空问答上就有题主发问“南北朝时期“或“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精彩程度都不逊于“三国时期“,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人们都不不甚了解呢?我的回答就是一部《三国演义》在作怪。罗贯中老先生是大才,一部《三国演义》写活了历史,创造了诸葛亮的神话,甚至成为兵法活用的经典教材。《三国演义》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的原因我个人认为除了其文笔优美,可读性强之外,罗贯中老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最大限度地梳理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良知也是功不可没的!
《三国演义》虽然有尊刘贬曹的思想,为了表现诸葛亮智绝,才虚构出上方谷战役,让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精彩程度达到极点。但是正史之中司马懿没有死,还成功篡夺了曹魏的大权,但是诸葛亮确实病逝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罗贯中老先生撰写的时候,自然不能将司马懿干掉,只好巧妙的借助“天降甘霖”这招,来实现这个目的。
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是在魏青龙二年春二月(这是真的),这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当司马懿被引入上方谷后,蜀军引燃了埋在谷底的火药,大火燃烧时产生了巨大的热量并随之上升。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同时,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其实这是一个现代中学生都能讲明白的物理现象,而神如诸葛孔明之流却为此大放哀嚎之声,还说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灭司马懿!“我个人觉得罗贯中老先生在此信手拈来的本领实在是太绝了——本来就是一场虚构的战争,还得突出诸葛亮用兵如神,还得表现司马懿计谋超群,所以运用这么一个特殊环境下的物理现象来挫败诸葛亮,让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留下让人回味无穷的遗憾。实在是神来之笔呀!这次战争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战,战前准备充分,事先设下埋伏,就等着司马父子三人葬身火海。而司马懿父子三人也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正在这个时候天骤然下起倾盆大雨,司马懿才侥幸逃脱。诸葛亮也因为大雨的来临由喜转悲,情绪的大变导致他淤血难散,郁结加上长期的操劳,年仅五十多岁的诸葛亮英年早逝。
司马懿和诸葛亮同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两人的作战风格极其相似。司马懿能卡住诸葛亮的要害,诸葛亮也能出其不意地给司马懿一击。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并不会因为性格纯厚端正之人而有所偏颇。司马懿能隐忍那么多年,也非常人所能做到。按照历史经验来推论:这样的人不是内心平淡如水,就是野心极大!而司马懿显然是后者。诸葛亮和司马懿虽性格不同,但是他们对彼此的作战思路和风格颇为了解。所以说诸葛亮怎能不怕这样的人?只要有司马懿在,他诸葛亮就休想战胜曹魏。在他们两人的最后对决中可以看出诸葛亮耗尽心力,甚至用下三滥的手段羞辱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就是不迎战。可见,诸葛亮拿司马懿也无可奈何。
历史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试问哪个朝代不是灭亡在时代的局限中呢?但是只以当时所知的范围来讲,诸葛亮又何尝不是一个著名的大人物呢?如果司马懿父子在那场大火中丧生的话,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呢?我相信罗贯中老先生当年也曾经会有这么一问。我想了很久,结论是应该不会,一个司马懿死了,后面还会出现无数个司马懿,直到跟上历史的步伐为止。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车轮永远把控在人民的手中。历史最终会选择谁?人民说了算!诸葛亮没斗过司马懿,是历史的必然!就象当今特朗普在对抗新冠病毒的斗争中花样百出,又该怎么评述呢?但愿罗贯中老先生神勇再生,把特朗普抗疫也写个折子,让我们都能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