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四十年来家国与徽宗的北行见杏花哪首写的好?你怎么看?
首先先看赵佶的《燕山亭》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雕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再看李煜,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春花秋月使他触景生情,愁苦万分。我们今天读起来也是叹吁不已,泪流满面。
李煜是用生命蘸着泪水写下的艺术大作,流芳百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们先看看李煜的名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著名的词出自于五代亡国之君李煜,词牌名叫破阵子。词中充满了对故国的留恋,怀念,悔恨,忧愤之情。词中一开头就总结了南唐的四十年(实为三十八年)大美江山,疆土广阔。词中形容宫殿高大雄伟,可接天际啊!宫内奇花异草珍贵珠宝无数,好比烟雾中的女萝。过惯了这样奢侈的生活,我怎么会知道有干戈战争呢?可见作者李煜对政治朝政不懂管理啊!宫中高楼盘龙栖凤,可接云霄。御园内奇花遍布,异草葳蕤,一片豪华无比的气派!作者写的词意深雄,气象宏伟!和当时词坛的派别风格不同,为后来宋人的豪放派奠定了基础。紧接着一句几曾识干戈,笔锋一转,承上启下写出了为屈辱而成臣虏的无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自从做了臣虏,整日里郁郁寡欢,忧愤无奈,瘦腰鬓发,愁苦凄凉,短短几句,把亡国之痛写的淋漓尽致!
再看看宋徽宗赵佶之名作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首著名的宋词燕山行,也是亡国之君赵佶,做了俘虏后的感慨之作。和前者相比较,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南唐国君李煜,因不懂军事政治而被宋军俘虏。后者宋徽宗赵佶,因宠信奸党,昏庸误国而遭靖康之耻,在被金军押往北国途中,见到一片杏花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伤感之词。整首词分为上下篇。上篇明写杏花,借杏花娇艳之躯被暴风雨摧残的凄残景象,来暗喻美好生活的逝去,充满着对王宫奢侈生活的痛苦回忆。又一语双关,表达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怜香惜玉的无奈心情。下篇写的是离别之恨,借燕子和梦境层层深入,丝丝入扣,道出了失望惆怅和忧愁痛苦。结尾几句又写道,连做梦的条件也没有,梦见故国宫殿也是一种精神慰籍啊。真是字字如泣如诉,悲哀凄残!
两首伤感词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因为两位亡国之君都不重视朝政,而整天沉迷在诗词书赋中,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两首词各有千秋,相比之下,李煜所写的四十年来家国要文采高些。我更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