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岭文笔塔的来历?

南山岭文笔塔,位于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南山岭之巅,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十二年。当时,姚氏始祖为了彰显家族荣耀和追求文化的高度,主持建造了这座文笔塔。它不仅是当地的文化地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然而,它在中华民国初年不幸毁于雷击。幸运的是,民国三十年,姚世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这座塔。如今,南山岭文笔塔已经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静静地屹立在南山岭之巅,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

来历有多个版本,不同的资料提供了不同的信息。以下是几种不同的说法:

镇妖降魔和平息水患:有资料表明,文笔塔最初建于康熙年间,目的是为了镇妖降魔和平息水患。清朝以来,文山水患频发,建塔是为了平水灾,保平安1。

文笔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风水宝地:另一种说法是,上洋在堪舆学上称为虾地,对面有个酷似鹤形的小山叫鹤岭,姚氏祖先认为不吉,于是建文笔塔,用意是扬起竹篙,把飞鹤赶走,使上洋永远是块风水宝地2。

振兴文风:还有资料称,文笔塔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当时的县举人招元傅倡建,目的是为了振兴郡城文风3。

抗倭名将张元勋所建:最后一种说法是,文笔塔由当地的抗倭名将张元勋所建。张元勋,字世臣,号东瀛,新河人,自小习武,体魄健壮,父聚众抗倭,壮烈阵亡。元勋誓死杀敌报仇,勇武有谋,为戚继光等所重。据《明史·张元勋传》记载:“元勋起小校,大小百十战,威名镇岭南。” 晋升都督后,深虑官场倾轧,以疾乞归。元勋虽是武将,但颇有儒将风范,雅好读书,15岁中秀才,致仕后种竹养鱼,自号逍遥道人,于万历年间创建此塔4。

文笔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笔塔的名称由来?

“文笔塔”这个词源于古印度的一部名叫“龙特拉维希王”的古老传说,传说中,印度四大圣王之一的龙特拉维希王曾经许下承诺,要用自己的文笔是用来建筑一座高达1700英尺高的文字塔,以纪念他所治理的王国。从此,这个传说中的塔就成为“文笔塔”的代名词,用来比喻文字方面的完美成就。

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位于偏关县城城东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上书“文笔凌霄”字样。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文笔凌霄塔因风雨侵蚀十分颓废。这座塔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偏关的象征文笔塔公园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城东山之巅,是偏关县委、县政府着力塑造边寨古城新形象的大手笔,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气势恢宏,别出心裁,由“文星肯登”、“文笔凌霄”、“同乐园”三大主体景观组成,总占地面积460亩,共投资1650万元,成为偏关县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文笔塔是什么意思?

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位于偏关县城城东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上书“文笔凌霄”字样。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文笔凌霄塔因风雨侵蚀十分颓废。这座塔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偏关的象征文笔塔公园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城东山之巅,是偏关县委、县政府着力塑造边寨古城新形象的大手笔,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气势恢宏,别出心裁,由“文星肯登”、“文笔凌霄”、“同乐园”三大主体景观组成,总占地面积460亩,共投资1650万元,成为偏关县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文笔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文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