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来几大城市出现的所谓文化交流“日本风情街”现象?
如何看待几大城市出现的所谓文化交流出现日本风景线?
这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慎重对待,且不可掉以轻心而言。
日本侵华战略再早扶持一些中国奴心十足人物做汉奸,忘图中间开花后达到最恶目的。
然而历史演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日本的狼子野心彻底破灭。虽说日本消停了几十年,但日本失败没有达到目的始终积虑待发,侍机蠢动。
日本狡猾的技俩中不防文化渗透,枪炮解决不了就攻心为适宜。这和危险的信号赤裸裸展驰在光天化日之下。
说是中日文化交流,为发展经济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年轻一代的爱国意识降低或丧失。那些年轻女子穿着打扮成日式形象为时尚,说明给日本开启了萌芽状态下扩张机会。
日本风景线大撕猖獗,这与中华古国有替在的冲突。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任重道远。
感谢邀请。
这两天确实有许多关于“日本风情街”的报道,可能最刺痛人们的,还是其中一个“日本风情街”竟然位于大连。
我想如果稍微懂点历史的朋友都会觉得不妥,这就好比在南京开了一个“日本风情街”一个道理,因为清朝末年,日本曾在旅顺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
如果还有人说不清楚这段历史,那么这里就再花点时间给大家讲一下吧:
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
除需要掩埋尸首而留下的36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在2千到2万之间。
据我一个外地人所知,旅顺好像离大连不远吧,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大连就沦为了日本殖民地,前后共被日本殖民近40年。
有英国人曾用文字记录下日军当时在旅顺的暴行:“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
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各国的文化交流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苏州、大连相继投入巨资建设日本风情街。 曝光后,爱国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想想南京大屠杀, 多少同胞被日本鬼子害死,血海深仇不可忘。
我们的国人,不管是文化,经济、贸易、生活,需要干的事太多太多了、为什么投资约60亿人民币,整条街以日本为主题,再现了日本京都的街市风貌呢?这些东西能给你带来多少实惠,能给你带来精神上多大的享受。
我认为,而人,是需要精神依托的,本民族被解构了,文化的根基自然被动摇。大城市争相建设日本韩国街,却没有漢风街。
这是本民族文化产品的严重缺失导致的,根源就是虚无主义的盛行。
说到底,这都属于外资企业涌进中国带来的一个附加品,文化迁移。倘若正常欣赏这种文化,享受这种文化,在中国境内就能体会到两种文化,何乐而不为?但是总有人对这些外来文化的态度趋近于狂热,一味地捧高日本文化,贬低中华文化。
就好比在“日本街”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年轻人都穿着和服,甚至有些人在一些特殊的节日也不肯脱下一身和服,无视祖国的历史和曾经的屈辱,这种把日本文化推至中国文化前面的行为,大大加速了日本文化的入侵。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倘若本土的文化处于弱势地位,那两国的文化就无法站在平衡的天平之上,人们的意识自然也会像天平一样,不受控制地往重的那边倾斜。
文化入侵并不是单纯地只输入了文化,就像经济推动文化一样,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抛弃文化这个介质,日资企业进入到苏州,最大获利的难道是苏州吗?不会,资本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日本并不会为他人做嫁衣,而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文化的输入正好能作为日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辅助工具。
个人认为,外资企业以及外国文化进驻中国并非不合理,但是在关注欣赏之时,也绝不能忘记强化本土的文化。文化入侵的危害不容小觑,纵观古今,凡是最终灭亡了的国家,都是从文化陨落开始的。以史为鉴,在应对文化入侵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主动建立起一个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