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真有的传国玉玺么?
台北故宫的传国玉玺,是多尔衮1635年远征察哈尔时得后献给皇太极,绝不是可能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大概是明朝前期“十七宝”或者嘉靖后增补的“二十四宝”中的一个,不是土木堡之变被瓦剌军抢走的,就是正德、嘉靖年间两次宫中大火被趁乱偷出去的。为什么台湾会有故宫,台湾故宫的来历?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建成于1965年的夏天。1966年启用。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的时候,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以及40多万件明清时期的档案资料要有好的存放地点,所以才兴建了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来改名为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说明国民党时期是主张一个中国的。
为什么台北有个故宫博物院?
无论是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还是位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它们的成立与发展都是与近代以来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4年将热河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迁至北京,于紫禁城外延设立古物陈列所,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此后,又于1925年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制定详细章程来保管文物珍藏。而到了1931年,日军侵华的野心进一步暴露,国民政府开始对故宫博物院的珍藏进行有组织的南迁,先到上海,继而转运南京,于1937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央博物院,此后,随着战事的推进,一部分文物进一步南迁到长沙、贵阳、成都等地,剩下的一部分藏品则因来不及运送而留在了北京和南京。抗战胜利之后,解放战争爆发,随着国民党军队的颓势一步步显露,国民政府将存在南京等地的文物和图书等物品分批运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的主要来源。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65年正式建立台北故宫博物院,于是,两岸便都有了“故宫博物院”的存在。不难看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历史原因导致的结果。
(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夜景)
提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三件珍品是不得不提的,其一就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因鼎上篆刻有西周时期的珍贵史料而闻名于世;其二则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品——翠玉白菜,因其精致的做工而闻名;其三是清代的“东坡肉”,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但造型却酷似五花肉块,因此而得名。除了这三件之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宋代定窑的婴儿枕、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等诸多珍品,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物的好去处。
(图为毛公鼎)
近几年来,大陆的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日益增多,两段《富春山居图》就曾于2011年合体展出,两岸还联合出版了“三希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和王珣《伯远帖》),都是友好交流的典例。实际上,两岸虽因历史原因未能统一,但两岸文化确是同出一脉,这是无法割断和忽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