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寺千佛洞介绍?
张掖千佛洞是马蹄寺石窟群的组成部分,位于马蹄河西岸,距马蹄北寺约三公里。洞窟始凿于北凉时期。现存窟龛依山崖走势自然分为南、中、北三段,南、中两段以佛窟为主,北段是浮雕石塔林。陡峭的红砂岩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几十座石塔,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猞猁子的地方。
大部分石塔雕凿于元、明时期,也有西夏的珍品。这些石塔一般都由塔座、塔身、须弥座、相轮、刹盘和塔顶构成。这是本地石窟艺术的一大突出特点。
中段凿窟,在窟内开龛造像,窟檐是梵刹式木结构飞檐。这些造像就岩体雕凿,虽有残损,但仍保持着盛唐时期面型丰满,身段匀称,姿态生动的造型艺术特点。
马蹄寺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北部的马蹄山内,是一座上世纪50年代初新发现的古代佛教石窟群。千佛洞是马蹄寺的核心部分,拥有约350窟、7,200多尊佛像,是中国仅次于敦煌、云冈的第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马蹄寺千佛洞的石窟分布在山壁上,犬牙交错,呈“一塔、三多、二十共存”的格局,即有一座塔(千佛洞塔)、三类大型石窟(九龙窟、护城窟、桃源窟)和约20个小型石窟分布其中。这些石窟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布局,有砖构石刻、土刻、岩壁直刻等不同的制作工艺,展示了佛教艺术多样性。
马蹄寺千佛洞的佛像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其中最知名的是三十三罗汉石窟,罗汉像琳琅满目,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还有其他窟中的佛像,栩栩如生,像是要跃然而出。整个石窟群的佛像包括弥勒佛、千手观音、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各类形态的佛教神明。
马蹄寺千佛洞还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刻艺术作品。这些壁画和雕刻作品不仅展示出了佛教教义和历史文化,还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宗教、政治、军事和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马蹄寺千佛洞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石窟艺术的精湛之处,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体验到这片石窟群给人带来的宁静与庄严。
千佛洞是哪座石窟?
千佛洞是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着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